7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預警座談會,對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惡化、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嚴重滯后的城市進行預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指出,各地要嚴格按照《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全面修訂完善政府和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規范填寫減排清單,指導企業細化“一廠一策”實施方案,確保應急減排措施落地見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近日下發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7省(市)生態環境廳(局)。
強化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控。鋼鐵、焦化、鑄造、玻璃、石化等15個行業明確了績效分級指標,供各地制定分級管控措施時參考。原則上,A級企業在重污染期間不作為減排重點,并減少監督檢查頻次。其他未實施績效分級的行業,各省(市)可結合實際情況,參考《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相關要求,統一明確應急減排措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在7月26日,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生態環境部擬將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企業列為A級。
鼓勵其他非重點行業差異化減排。對《技術指南》未涉及的行業,各地可根據該行業排放水平、對周邊人群健康影響程度和當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情況,自行制定應急減排措施合理指導保民生企業應急減排。涉及居民供暖的鋼鐵、焦化、水泥等企業,應提前做好熱源替代方案或優先實施“氣代煤、電代煤”,確保溫暖過冬。難以替代的,逐一核算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實施“以熱定產”。來源:www.ginzarinka.com